手机版

川渝人社五年协同发力 “同城化”服务再升级

发布时间: 2025-05-08 14:3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乔 实习生 马厚雪

5月8日,川渝人力社保事业协同发展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介绍,5年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聚焦群众需求,突出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在人社服务“一体化”、人才人事“同城化”、收入分配“协同化”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优质公共服务同城化持续推进

谢辛说,一是深化人社服务“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同城化。

他介绍,在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域方面,建立首个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投资兴业“同城同待”,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年均达90%以上,川渝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达868万人,进一步激发了川渝就业生态活力。

在推行社会保险关系“便捷快转”方面,在全国首创建立养老、失业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机制,转移办理时限缩短2/3以上,单笔业务最快当天即可办结。打造首个覆盖川渝全域的跨省社银合作体系,20项社保高频服务事项在两地1028个银行网点智能柜台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在开展社保卡“一卡通”区域协同立法方面,联动出台全国首个区域协作的社保卡“一卡通”条例,协同发布“一卡通”应用目录清单,集成失业金申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40项线上业务,42家景区、20家博物馆实现持卡(扫码)入园,200家图书馆实现社保卡通借通还,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

在推动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区域协同方面,以承接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域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协同试点为契机,统一规范服务事项名称、办理流程、实施依据、办理时限等办事要素30项,实现两地32项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办理时限平均减少8.5天。

人才活络推动发展动能显著提升

谢辛说,二是推进人才人事“同城化”改革,发展动能显著提升。

他介绍,在探索跨区域人才“同城化”融入保障方面,联合发布成渝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推动职称互信互认、事业单位公开遴选(选调)“同城化”,搭建事业单位专技二级岗位聘用“绿色通道”,实施千名高层次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协同建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联合惩戒机制。

在共同打造双城经济圈专家服务团“金字”招牌方面,累计选派748名专家下沉66个区县,开展技术服务6000余次,惠及基层干部群众超10万人。在共同构筑“巴蜀工匠”技能人才新高地方面,探索实施产业技能“生态链”改革,建立“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促进产业、专业、就业、创业“四业连通”;协同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共同开发国家职业标准,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巴蜀工匠”赛事协同,互设技能大师工作站点20余个。

收入分配协同显著提升生活品质

谢辛表示,三是推进收入分配“协同化”改革,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他说,在推动工资标准联动统一方面,围绕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联合发布川渝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连续两次同步同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效推动群众工资收入合理平稳增长。

在推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在全国率先出台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分配指引,首创国有林场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量激励,同步纳入国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为全国收入分配区域协同改革发展提供了川渝经验。

在推动就业质量提升促增收方面,建立政策对接协调机制,构建“渝悦·根治欠薪、就业、社保”数字平台,率先在创业担保贷款补助等方面打破户籍限制,近五年,重庆为5.4万名川籍劳动者落实培训补贴等就业创业资金3.2亿元。

谢辛表示,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将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