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科学吃冰 安享清凉

发布时间: 2025-07-15 13:08:00

【来源:泉州晚报】

高温天气下,冰镇饮料、冰淇淋等是许多人的消暑首选。不过,一味贪凉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夏季气温升高,人体的血管处于一种扩张状态,在这时候吃生冷食物,极易刺激肠胃,引起血管收缩和胃肠功能紊乱,可诱发腹胀、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不适。

高温天气下,冰镇饮料、冰淇淋等是许多人的消暑首选。不过,一味贪凉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夏季气温升高,人体的血管处于一种扩张状态,在这时候吃生冷食物,极易刺激肠胃,引起血管收缩和胃肠功能紊乱,可诱发腹胀、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不适。

对不少人来说,完全没有冰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华侨大学医院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徐鹏飞为科学吃冰提供以下建议:

控制食用量与速度。避免快速大量吞食冷食或冷饮。吃冰淇淋时,可先在口里含化,小口小口地慢慢吞下。每次食用不宜过多,建议一次不要超过两支雪糕或冰淇淋,瓶装冷饮料每次不要超过150毫升。

选择合适时间。早晨空腹不要吃冰,饭前、饭后1小时不要吃冰,以免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最佳时间一般在中餐和晚餐之间,比如下午3点左右比较热的时候吃冰,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切记睡前不要吃冰。

含几秒钟再咽。冷食入口后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让冰冷的食物在口腔中稍融化后再慢慢吞下,遵循“入口不冰齿”原则。

以下这些情况应尽量不吃冰:

剧烈运动后或大量流汗时不要吃冰。这时身体体温较高、血液循环快,吃冰可能导致血管突然收缩,导致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此外,这时喝水和饮料也不要一口猛灌,应少量多次,每次喝50—100毫升,避免心脏负荷过重。

特殊人群需谨慎,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偏头痛患者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应谨慎食用冷食或冷饮。

适量吃冰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遵循以上建议,相信大家能健康地度过一个清凉舒适的夏天。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实习生 张钰滢

责任编辑: 赖闽荣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