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重走联大路 续写强国梦丨探寻历史印记 传承联大精神

发布时间: 2025-07-16 10:08:00

  7月15日,2025“多彩中国云南行”应用新闻传播融媒体实训营师生来到昆明西仓坡,在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纪念碑前聆听他舍生取义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西仓坡

  铭记:西仓坡的时空回响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秉承教育救国、读书报国的远大志向,结茅立舍、弦歌不辍,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赓续文化与教育命脉,投身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涌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革命烈士,闻一多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西仓坡遇害,年仅47岁。历史的细节或许会被时间冲淡,但精神坐标永存。多年后的今天,青年学子们驻足凝望,感受最深的是闻一多拍案而起时的无畏与《最后一次演讲》中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火,“正义是杀不完的”的呐喊依然是今日最珍贵的回响。

  扎根:西南联大精神薪火相传

  今年4月8日,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奥运冠军马龙一行深入了解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辉历史。参观后马龙说:“多年前前辈们发出了‘奥运三问’,如今我们实现了对于奥运的种种愿景。”他寄语同学们共同铭记西南联大的烽火岁月,将爱国情怀融入青春的奋斗中。

  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二十五年如一日,从泛黄的档案中梳理线索,在褪色的照片里辨认容颜,她带领团队让尘封的史料重焕生机。“我想做复原教室、建博物馆,就是希望人们不必完整了解这段历史再去体会、获取知识,而是走进这里的氛围,感受场所营造的环境所透露的格局和历史信息,从而受到浸润。”李红英说。

  他们的坚守,成为西南联大精神不灭的注脚。

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纪念碑

  践行:青春舞台上的刚毅坚卓

  “告诉你自己刚毅坚卓,再坚持一秒!”这是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张灵堃在连续三场《西南联大》音乐史诗演出间隙默念的台词。她饰演的潘琰烈士牺牲时年仅30岁。

  这部由云南师大创作的“行走的思政课”,已影响众多青年,在其中饰演投笔从戎学生王文的林子琪,经历了从“觉得军人帅气”到灵魂震颤的转变:“‘国土未复,何以家为’这句台词是先辈留下的烙印,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

  他们出色的演出,让西南联大精神在一次次掌声中传递。

  西南联大的历史从未远去,联大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勇毅前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张镇禧 王雪妮 刘振杰 周蓉

  指导老师:代芳芳


来源:云南网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