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今日出伏!苏州疾控重要提醒

发布时间: 2025-08-19 11:01:00

今天正式出伏

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

大范围高温闷热天气

仍在如火如荼

中央气象台更是用“锅盖”

形象比喻副热带高压

预计未来十天

“锅盖”下方都是连续的闷热天气

高温核心区位于长江流域

特别是四川盆地、浙江等地

最高或达40°C以上


上午10时05分

苏州气象台升级发布了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据江苏省气象台消息

未来五天高温不下线

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

维持在35℃以上

21日苏州的最高气温直奔40℃

将达到38℃

湿度增加,闷热持续

高温来袭

苏州疾控提醒

出现这些情况,你已经中暑了

1、先兆中暑:(已经有轻微的中暑症状,可能还意识不到)

这时常常是大量出汗,感到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可有定向力障碍(说不出正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体温通常小于37.5摄氏度。

先兆中暑应对:

如果半小时内饮水或是离开高温环境,短时间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已经出现明显的中暑症状了)

如果没有及时干预,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会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这时体温可能在38摄氏度以上,通常休息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应对:

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休息,最好补充适量的含盐或电解质饮料,比如配料表中含有“钠”“钾”等元素的运动饮料。避免酒精类饮料或高糖饮料,会使身体失去更多水分。


3、如果任由事态发展,后面的情况将十分危急。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热衰竭患者的皮肤可能冰凉且潮湿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体温稍高或正常。

热射病: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40℃),皮肤红热无汗、怕冷,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若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应对:

第一步:快速降温

转移至空调房或阴凉通风处,脱去外衣,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冰袋包裹毛巾后冷敷(请勿直接接触皮肤)。

第二步:科学补水

意识清醒者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1升水+半瓶盖盐),意识模糊者禁止喂水,立即拨打120送医。

第三步:专业救治

热射病患者需在送医途中持续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暑五字诀】

1、“”字诀-避开高温锋芒

高温时段(通常10:00-16:00)尽量避免外出,尤其避免剧烈户外活动。尽量待在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最佳)。

注意:从炎热室外进入空调房,切勿立即让空调冷风直吹身体


2、“”字诀-全副武装防晒

必须外出时,做好全面防晒:戴宽檐遮阳帽、太阳镜,打遮阳伞。穿着轻薄、宽松、浅色、透气、吸汗的衣物,利于散热。


3、“”字诀-水盐双管齐下

主动补水:别等口渴才喝!口渴时身体已缺水。每天保证1.5-2升饮水

补充电解质:出汗多时,需适量补充盐水、运动饮料或含电解质的饮品,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


4、“”字诀-充足休息,合理饮食

夏季体力消耗较大,容易感到疲劳,良好的休息是预防中暑的基础。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过多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减轻身体负担。家中可常备绿豆汤等消暑饮品,以助清热解暑。


5、“”字诀-关爱特殊人群

特别关注家中及身边的老人和儿童。高温天气容易诱发老人的心脑血管疾病,而每年夏季,多地频发儿童被困车内导致中暑的悲剧。


来源:央视新闻、苏州疾控

编辑: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