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电力领域企业享受到城区发展的红利,立足于自主创新,着眼于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在与这座城区的共同成长中描绘出亮丽的发展轨迹。
电力是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的必备基础之一。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对电力装备的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先进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市中区在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产业链方面不断延伸和拓展,在核心技术领域,辖区一批企业站上行业制高点: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为电力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前不久,成功自主研发出世界首台320兆乏/1100千伏单柱式低噪声并联电抗器,噪声低至62.6分贝,解决了特高压输电声振污染的“卡脖子”难题;
济南西门子能源变压器有限公司在中国变压器生产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全球输变电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
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5G多合一融合终端”入选“山东制造”品牌,全链条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显著提升;
……
随着产业聚集度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跃升,市中区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产业链群已具规模效应,越来越多电力领域企业享受到城区发展的红利,立足于自主创新,着眼于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在与这座城区的共同成长中描绘出亮丽的发展轨迹。
铸就大国重器登顶电力“珠峰”
“这是公司研制的±800kV高可靠性高端换流变压器,目前正服务于国家级重大工程——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工程合州站。这项工程是推动‘西电东送’战略、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工程。”8月14日下午,在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指着一台“大家伙”介绍道,话语中充满自豪。车间另一侧,工人们正加紧赶工,7台±800千伏换流变压器、7台±600千伏换流变压器整装待发,完工后将发往陕-皖特高压直流工程合州站,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特高压建设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脊梁”,其工程复杂性与技术挑战性堪称电力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作为电力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特高压电力设备研发为笔,勾勒出高端装备制造升级的清晰轨迹——先后承担智能电网203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66项新产品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其中57项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特高压变压器线圈绕制可环地球12圈。“公司拥有世界上单厂产能最大、工装设备最先进、试验能力最强的变压器制造基地,产品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并为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鹏鸿介绍。

近年来,济南市实施的“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有力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市中区提出的“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战略,为电力装备这个工业细分领域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公司经过长期的规范经营和创新发展,积累了广泛的资源,有效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上游方面,公司以本地企业为核心,辐射和带动电力装备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与宝武集团、中石油等上游大型企业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下游方面,设备公司的产品面向终端消费市场,构建了涵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电源央企等的大市场网络布局,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
战新企业破解“卡脖子”技术堡垒
在市中,随着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产业集群动能加速积蓄,一批掌握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勇立潮头。
走进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电力智慧物联运营监测中心,眼前的大屏上图表变换、字符跳动,数据集成下的画面显示着电力智慧物联运营平台的各类指标。“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创新融合,自主研发了国网首个智慧物联运营平台,实现对电力物联网卡流量使用情况实时监测。”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空天技术创新中心)公网通信管理王子翔介绍,平台解决了物联网卡档案数据不准确、终端绑定关系不明确、僵尸冗余卡难辨别、异常故障难定位等痛点难点问题,“目前,公司的智慧物联运营平台已与山东、山西、河北、天津等9个省市达成合作,累计纳管物联网卡超1100万张,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为推进数智电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王子翔表示。

作为起步在济南、扎根在市中的战新企业,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既是“产业向新,工业回城”的见证者,更是受益者。公司主要从事电力基础资源商业运营、公网通信集约运营、新一代电力通信服务、空天技术服务、数字能源服务等业务,支撑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通信侧等全业务场景,围绕数字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一批核心自主产品,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公司自主研发的‘5G多合一融合终端’入选‘山东制造’品牌。通过精简并网点设备、融合物联采集设备,能满足整县屋顶光伏、地方电厂及10千伏以上分布式光伏并网需求;同时,公司持续深化技术攻关,为电力业务量身定制了轻量化5G通信模组,其与传统5G模组相比,生产成本降低50%、功耗降低30%,与4G模组相比,上行速率提升了40%、端到端时延降低35%,有效解决5G规模化应用‘卡脖子’问题。”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技术事业部主任张世超介绍。

近年来,山东思极按照市中区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的安排部署,加大新质生产力培育,共创“全链聚合”生态。“公司建成并运营国内最大的5G行业专网,建成全国最大的电力物联运营监测中心,获批成立‘电力空天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首次在电网领域应用浮空器设备,牵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公司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蒋秀芳介绍。围绕市中区“产业集聚+行业应用+人才培养+支撑环境”四位一体工作思路,思极科技深度参与市中区能源互联、数字经济等“十大产业链群”建设,聚焦智能电网、5G通信等领域带动30余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与上下游招引,助力市中区构建起涵盖行业管理、人才培训、科技研发等“政产学研用”全领域、全要素的产业链条。
以“链式”思维全面提升招引质效
大国重器挺起硬脊梁、打造行业全国标杆、“卡脖子”问题逐一攻克……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实现从企业到行业、从行业到产业链的层层渗透。山东电力设备、思极科技的引领示范带动,是市中区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产业链群加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当前,市中区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产业链群正加快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能级攀升,新质生产力快速聚力成势。为持续巩固提升产业规模,市中区将持续发挥链主企业技术、品牌带动作用,发挥招商对产业链群发展的关键作用,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活动招商、重点项目招商等多种招商手段,不断推动产业集聚;借助各级产业大会,以会为媒开展精准招商;加强在省、市级能源行业产业活动上的招商推介,擦亮品牌,借力招商;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强势带动作用,广泛引进创新型企业,形成“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实现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的密切协作、共存共赢。市中区将深挖产业链上下游和合作伙伴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链主带动、全链贯通”的产业生态。通过对链主企业的上下游伙伴进行摸底调研,梳理锁定招商目标企业,市中区联合链主企业开展以商招商,持续加强与链上优质企业的对接沟通,围绕链主企业谋划一批储备项目,带动一批链上企业落地市中,做大做强链群规模。
集群式发展,为市中擦亮了一张电力产业的闪亮名牌,使更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汇聚到这座活力奔涌的城区。市中区将实施链上企业倍增工程,用好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宣讲力度,搭建产业链群交流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开放资源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围绕产业链群上下游,市中区突出电力设备和电力电子两大方向,聚力新型变压器、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制造和新能源电力电子设备制造等方向,持续加强招商引资,构建起完备的产业链群生态。
记者:杨雯雯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